提個醒兒:青光眼患者的用藥禁忌
提個醒兒:青光眼患者的用藥禁忌
69 歲的李奶奶因為勞力性心前區不適而就診,醫生診斷其為「心絞痛」,并處方了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藥物口服。幾天后,李奶奶的心前區不適逐漸好轉,卻又出現了眼疼、頭痛和視物不清等癥,最后經眼科醫生診斷為藥物誘發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無獨有偶,43 歲的王先生因為「輸尿管結石」住院,醫生為其使用了阿托品和山莨菪堿 (654-2) 等藥物解痙、止痛,不想也于當天出現了眼疼、流淚和視物不清等癥。眼科會診考慮其為藥物誘發的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
由于青光眼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且相關患者常常會因為并存的其它疾病而使用多種藥物,再加上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都屬于致盲性眼科急癥,所以了解青光眼患者的用藥禁忌,對于減少或避免類似李奶奶和王先生這樣的藥物不良反應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這類藥物進行了簡要梳理。
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應禁用的藥物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抗膽堿藥:如阿托品、山莨菪堿 (654-2)、東莨菪堿、顛茄合劑、普魯本辛、溴甲胺太林 (溴本辛)、格隆溴銨 (胃長寧)、奧芬溴銨 (安胃靈)、地美戊胺 (胃安)、地泊溴銨 (胃歡)、貝那替秦 (胃復康)、溴甲阿托品 (胃瘍平) 、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以及托品酰胺和后馬托品等。
2. 抗神經病藥和抗抑郁藥:如氯丙嗪、氟奮乃靜、氯普噻噸、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黛力新)、洛沙平、奧氮平、多塞平、阿米替林、馬普替林、丙咪嗪(米帕明)、氯米帕明、度洛西汀、托莫西汀、泰爾登等。
3. 抗焦慮藥:如氟西泮、氯硝西泮、勞拉西泮、氟硝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丁螺環酮、以及三唑侖、艾司唑侖、依替唑侖、阿普唑侖、奧沙唑侖等。
4. 抗震顫麻痹藥:如苯海索 (安坦)、普羅吩胺、丙環定 (卡馬特靈,開馬君)、甲磺酸苯扎托品 (芐托品)、比哌立登 (安克痙) 等。此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多巴絲肼(美多芭)等藥物,因具有中樞性抗多巴胺作用,也可能導致眼壓升高。但麥角類藥物,如溴隱亭、培高利特、卡麥角林,以及吡貝地爾、普拉克索、羅匹尼羅等新型藥物,則無此禁忌。
5. 其它藥物:美喹他嗪、萘甲唑啉(滴鼻凈)、含洋金花、曼陀羅等成分的中藥或中成藥等,也有升高眼壓作用,禁用于閉角型青光眼患者。[1]
禁用理由:
上述藥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抗膽堿能神經作用,這種作用會導致患者瞳孔擴大,房水流出受阻,進而導致眼壓升高,并成為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或加重的誘因。此外,抗焦慮藥和抗震顫麻痹藥,還可能分別通過其睫狀肌松弛作用和中樞性抗多巴胺作用,而導致眼壓升高。
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應慎用的藥物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抗精神病藥和抗抑郁藥:如氟哌啶醇、三氟哌多、氟哌利多、氯氮平、舒必利、米安色林、阿莫沙平、米塔扎平等。
2. 抗過敏藥:如氯苯那敏 (撲爾敏)、苯海拉明、異丙嗪、賽庚啶、去氯羥嗪(克敏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苯茚胺、苯噻啶、暈海寧、抗敏胺、阿扎他定等。
3. 抗感冒藥:主要包括含有撲爾敏或 / 和偽麻黃堿等藥物的復方制劑,如復方氨酚烷胺(快克、蓋克)、感冒通、感冒靈、感冒清、氨酚偽麻美芬片(白加黑、百服嚀)、速效傷風膠囊等。
4. 硝酸酯類藥: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欣康)、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等治療心絞痛的藥物。
5. 新一代抗抑郁藥:據報告,包括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等在內的選擇性 5 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也可能通過與其微弱的抗膽堿能神經活性,以及 5- 羥色胺水平增高帶來的散瞳作用等,而使服用者急性青光眼的發生風險增加 5.8~8.53 倍 [2]。此外,度洛西汀、文法拉辛等不典型抗抑郁藥,也可能誘發青光眼的發生。
6. 抗焦慮藥:除上述禁用于閉角型青光眼的抗焦慮藥以外,以下抗焦慮藥也有輕微的升高眼壓作用,如地西泮(安定)、奧沙西泮、硝基安定、舒樂安定、溴替唑侖、鹵沙唑侖、夸西泮等。
7. 其它: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強的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噻托溴銨、麻黃素,以及含有麻黃的中藥或中成藥等。
慎用理由
上述慎用藥物也有可能引起眼壓升高,并成為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或加重的誘因。但其出現這類副作用的機率相對較低,在權衡利弊后,可慎用于青光眼患者。這些藥物導致眼壓升高的的機理和上述禁用藥物相似,主要與其存在較弱的抗膽堿作用和睫狀肌松弛作用有關。而硝酸酯類藥可能通過其擴血管作用而引起眼壓升高。
小結
1.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都屬于眼科急癥,如得不到及時診治,患者可于 24~48 小時內徹底失明。
2. 閉角型青光眼為中、老年人常見病,許多常用藥物都可能成為其發作或加重的誘因。
3. 對于存在急、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病史或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臨床醫生、和相關專業人員應特別關注其用藥禁忌。
4. 眼科專業人員和臨床醫生應注意提醒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直系親屬,及時向經治醫生或藥師提供相關病史和信息,并謹慎用藥。
5. 考慮到相關藥物眾多,建議臨床醫生和患者在使用自己不熟習的藥物前,都能詳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并注意其用藥禁忌。

